孔庙里的"辟雍"是什么意思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1 22:30:20

辟雍
  亦作“璧雍”等。本为西周天子为教育贵族子弟设立的大学。取四周有水,形如璧环为名。其学有五,南为成均、北均上庠,东为东序,西为瞽宗,中为辟雍。其中以辟雍为最尊,故统称之。在金文中已见记载。据后人考释,明堂与辟雍实为一事而异名。东汉以后,历代皆有辟雍,除北宋末年作为太学之预备学校外,多为祭祀用。今北京国子监内辟雍,乾隆时造,为皇帝讲学之所。《麦尊》铭文:“在辟雍,王乘于舟为大丰。王射击大龚禽,侯乘于赤旗舟从。”《礼记.王制》:“大学在郊,天子曰辟雍,诸侯曰泮宫。”汉班固《白虎.通辟雍》:“辟者,璧也。象璧圆又以法天,于雍水侧,象教化流行也。”《五经通义》:“天子立辟雍者何?所以行礼乐,宣教化,教导天下之人,使为士君子,养三老,事五更,与诸侯行礼之处也。”东汉李尤《辟雍赋》:“辟雍岩岩,规矩圆方。阶序牖闼,双观四张。流水汤汤,造舟为梁。神圣班德,由斯以匡。”参见“明堂”。

  “辟雍”是古代的一种学宫,男性贵族子弟在里面学习作为一个贵族所需要的各种技艺、如礼仪、音乐、舞蹈、诵诗、写作、射箭、骑马、驾车等,在课程中还有性教育。贵族子弟从10岁开始就要寄宿于城内的“小学”,至15岁时进入郊外的“辟雍”,换言之,他们从10岁“出就外傅”至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,中间要有10年离家在外过集体生活。

“天子坐明堂”,明堂是古代帝王“宣明政教”的地方,是宗教的中心,集宗教、政事、教化为一体。凡朝会、祭祀、庆赏、选士、养老、教学等大典,都在这个地方举行。不过,从现有资料看,从上古以降,其制度各异。
辟雍实际就是太学,如北京的国子监就题为“辟雍”。辟雍四周环水,其状犹如祭祀上苍的玉璧(圆而有孔),象征“法天”。雍,环绕着水,则意味着教化圆满无缺。
辟雍明堂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礼制的载体。但其创立情况,先秦文献记载不详,难以稽考,当时应该是含有辟雍、明堂两种涵义的一座建筑。古书《孝经援神契》对辟雍明堂的位置有明确规定,“明堂在国之阳,三里之外,七里之内,丙已之地。”也就是在国都的东南方向了。春秋时代的《考工记》记载,其基本形式是在土台上建屋,平面呈井字形构图,相邻为九,相隔为五。
不过作为一种祭祀性建筑,它应当起源于原始氏族社会中,但至今尚未发现先秦时期的明堂遗址。在厦门上古文化艺术馆馆藏有个三星堆文化的玉